立即注册 登录
Discuz! Board 返回首页

李冬梅言的个人空间 http://greenbees.org/?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贺沛:一 两岸关系七十年的简要回顾

已有 1168 次阅读2020-1-7 23:34

两岸观察: 2020“总统”大选与


本世纪20年代的两岸关系


 


贺沛


一 两岸关系七十年的简要回顾


 


距离2020年1月11日台湾“总统”大选已经只有最后三天时间,综合各方情势来看,尽管蓝营在最后的时间里加快整合团结,但韩国瑜获胜的希望已经渺茫。两岸关系必定是2020大选的一个主轴。无论是岛内的争夺舆论战还是岛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留给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中间缓冲地带非常狭窄了。


此前,根据多份主流民调机构宣布的数据,去年11月以来,蔡英文始终保持较大幅度的领先,岛内媒体早早便宣告,2020年选举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同样,立委”选举也进入垃圾时间,在台湾全部113席“立委”当中,共73席区域“立委”,6席原住民“立委”和34席不分区的“立委”。区域“立委”与原住民“立委”由选票选出,不分区“立委”则由政党票得票比例分配席次。


从台湾内部情势看,岛内民众已经对选战攻讦日益厌倦麻木,大多数民众基本完成“站队”,后续时间的选战波动已经难改大势。尤其是从民调上看,韩蔡之间的差距已经难以在最后一刻被“不表态民众”所改变。过去半年蔡英文化身“辣台妹”,不断“捡到枪”,对内操作反中、抗中、护“主权”议题,对外利用美国亲台派改变美台关系定位,造成两岸关系恶化,庶民生活日益艰困。


内外环境的复杂加剧了2019年岛内形势的复杂,2020年大选无论是对于岛内蓝绿双方,还是对于大陆都显得尤为重要。对岛内而言,随着大陆对台发力节奏加快,未来4年很可能决定台湾的政治命运,因而,民进党与国民党都虎视眈眈,希望掌握未来4年的行政和立法话语权。而对大陆而言,2020年选举结果是最真实的岛内民意写照,反映着岛内对大陆的最新认知,可能影响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大陆对台方针政策。


《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任何事情的演进,都有一个由量变而至质变的积渐久远的过程,所以,有必要对两岸关系总体形势做个简要的回顾。


纵观两岸关系发展七十年之历程,其发展深受内外两个结构的影响。所谓“内结构”是指台湾与大陆自身的发展脉络以及海峡两岸政经、社会之互动及其形成的系统。換言之,内结构就是单纯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之视角来思考,只是考量海峡两岸之间互动的场域。而“外结构”则是指着眼于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全球化及国际结构之转换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成的系统。换言之,外结构是指影响台湾问题的国际因素之场域。在两岸关系的内结构分析中,两岸对相关议题的思考逻辑是分析的重要。


过去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四十周年,七十年来祖国大陆的进步举世瞩目,已经有六个省份的GDP超过台湾,已经有七个城市的人均GDP接近或超过台湾。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成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世界离不开中国,台湾更是离不开大陆。两岸关系的发展,关键因素是作为两岸关系事实上主导者在大陆这边,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大势,采行相应的方针政策,不断推动两岸关系朝有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宣示一个中国原则与新中国同时而生。一个中国原则,在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时和参与国际社会活动中,都始终坚持并得到普遍认同。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在金门炮战期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反映了两岸双方对“一个中国”的政治默契。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是我们两岸“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这样,公开肯定台湾方面当时坚持一中、反对“台独”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政治基础。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


鉴于台湾方面提出“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2000年8月24日钱其琛会见台湾联合报系访问团时表示:“就两岸关系而言,我们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样,实际郑重阐述一中原则在两岸关系中的涵义。正是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基础上,海协会与海基会举行“汪辜会谈”等十多次会谈,两岸领导人实现历史性的“习马会”。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的讲话中,抛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称“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


上世纪50、60年代,鉴于台湾海峡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美国对台湾的觊觎之心、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而鼓动台湾当局的联手之举,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主要是反对美国武装侵占台湾、反对台湾当局可能配合美国“划峡而治”。


70、80年代,特别是中美建交后,鉴于美国已与台湾“废约”、已从台湾“撤军”,1979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的“叶九条”,则提出“尽快结束这种分裂局面”“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并诚恳表示“希望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同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90年代后,鉴于台湾李登辉当局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民进党制订“台独”党纲,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提出反分裂、反“台独”,并逐步强化(由“一个任何”到“六个任何”)。1995年“江八点”提出:“不能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两岸关系70年,从交战到交流、从对峙到对话、从隔绝到往来,有明争暗斗、有敌视对峙、紧张僵滞、有和平发展。在各种状态都经历过后,两岸同胞、两岸各方应该都有深切感受和明确认知。


两岸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大致有三种视角。即威权主义、整合主义与多元主义等等。其实质就是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如何看待和处理统“独”的问题。国家强调服从,主张由上而下的管理,社会强调统合,主张由下而上的治理。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来观察,大体经历了威权主义、统合主义与多元主义等形式。


威权主义指政府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其权威的原则。就两岸关系而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在面对两岸问题时,皆彰显出威权主义的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下,对两岸双方而言,两岸问题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议题,并非社会与民间能够讨论的议题,它完全是执政党及官方所主导的问题。


统合主义是指统治阶级或政权通过对利益集团的调节与控制以达到国家与社会利益一致的一种社会政策。在统合主义模式中,政府机构与民间社团之间的组合关系,其理论依据基本上是建立在政府机关与利益团体的关系上,即政府与民间机构的互动地位与相互关系。就两岸关系而言,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扩及,两岸关系所涉及面向的日益增多,原先单一的威权主义视角无法应对两岸关系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两岸民间交流大幅恢复之后,两岸双方都需要因应各类问题。也推动两岸官方进入到统合主义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两岸各方都为两岸关系及两岸交流进行规范处理,为两岸关系互动划定框架,使之能够良性开展。例如两岸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期,台湾成立的“陆委会”、海基会,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大陆成立的海协会及国台办等机构、以及对台商投资的相关管理等措施,其实都是两岸官方在进行各自的统合。但统合主义范式下,政府并没有放开,对于涉及主权性、政治性等敏感议题,仍然为官方所主导,社会的影响力有所限制。


多元主义是强调社会团体的自主性以及彼此的竞争性,以争取对社会及政治资源的掌握与控制。多元主义强调的是一个利益代表的体系,在此体系之中,所有的构成单位被组织成数目没有限制,呈现多样化、自愿性、相互竞争的互动状态。


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范式而言,显然两岸都已走出了威权主义阶段,而进入到统合主义与多元主义相混和的阶段。由于两岸各自统合的目标不同,加上多元主义因素的参与,也使两岸问题的复杂程度有所提升。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4-25 07:22 , Processed in 0.20557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